名医名家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名医名家 > 正文

名医朱守华

2014-06-10 09:10 |  | 宣统部

自太史公创纪传,于是中华之史,不独纪事,转重传人。传人何者?传其品,传其节,传其才德,传其神采,使其人跃跃于纸上,令后辈如目接耳亲,传灯有人,续火不断也。老中医朱守华乃医界名人,五十年来造福黄淮海人民,医德高尚,医技精湛,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疑难重症,在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威望,其医疗经验无疑成为一种无形财富。省卫生厅下文以名老中医临床医案整理研究立项,成立组织,进行研究整理,编写为正式书籍,此举非常英明,非常及时。    

一、 杏林世家

说起来“杏林”世家,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传说三国董奉隐居于匡山(今江西庐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但使重病愈者植杏五棵,轻病愈者植杏一棵,积年愈人无数,遂得杏树十余万株,蔚然成林。杏熟后,又以杏换麦,用麦购药,复济于人。如此年复一年,董在杏林修炼成仙,“董仙杏林”因此著名于世。后遂以“杏林”尊称医坛,以“杏林春暖”赞誉医师技艺高超,医德高尚。

朱守华出生于杏林世家,上溯于曾祖父有四代为医。曾祖父精于眼科,目前家庭上遗存有老人的《银海精微》、《眼科百门》、《眼科龙木论》等书籍及一些手抄本。祖父受家庭熏陶,通医而不未曾专门从医,与人治病,不卖药、不收钱。仅以医技济惠世人而已。父亲主看内科、儿科。在乡下所居村庄开诊,方便乡里,周围个县乡纷纷投门求医者甚多,为当地一代名医。鉴于朱家医德高尚,医技精良,所以在原籍尉氏一县威望很高。

河南省尉氏县城内有一家药店名叫“万育堂”,在当地很有名气。公元一九一九年,万育堂老板聘请朱守华父亲朱凤阁坐堂看诊,每年给十石小麦。这在当时,应该算是很优厚的待遇,于是朱家生活得以改观。坐堂十年,家庭有了积蓄,朱凤阁便在县里自开一门诊。解放后,朱凤阁是医界名流,曾担任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等职。并于1956年正式参加了政府工作。五十年代末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尉氏县工作时,曾参加全县名老中医座谈会,并在会上合影。对此,朱凤阁终身引以为荣。

二、家父授医

朱守华父亲医文并重,尤对医学之理有很高的悟性。1948年3月,朱守华13岁,因患“脾肿大”加之学校停办,遵父命习医。他白天随父待诊,晚上学习中医入门知识。父亲让其先学背《汤头歌诀》、《药性赋》等书,所学《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古典医籍,有的易懂、有的难学。易懂者,很快会背,难学者未免踌躇。父亲说:“现在不懂,且熟记,将来有用”。于是,谨遵父教,继续刻苦攻读。油灯如豆,昏昏然,伏案啃读,时间长了,容易捧书困觉。这是严谨的父亲最忌讳的事情,一旦发现,绝不客气。一次打盹,被父发现,不由分说,操起镇纸(木质),即往头上敲,顿时鲜血涌流。父亲却并不露出怜悯神情,连声呵斥道:“为医者,关乎他人生命,岂能稍有疏怠?害怕吃苦,不知发奋,何年成才?庸才为医,徒害人害己!”一顿训斥,令朱守华铭记终生。后极警觉,晚十时前看书不敢瞌睡。下半夜三四点若醒来也不敢再睡,生怕天命不醒,便在床上回忆白天父亲给人看病开的病房,边看边悟,最后再抄一遍,以增记忆。不要说自己的职业关乎他人生命,看看头上伤疤,哪里还敢懈怠?

父亲教育不仅严厉,且有方,他常说:“关于医技,重在用药之方。岳飞有言……运用之妙、惟属乎于心。用药之方,亦犹是耳。”对此,守华始终牢记于怀。父亲的教育方法也非常实用,十分看重“实践出真知”,为锻炼儿子开处方的本领,来了患者总是先让守华先行诊断,说对了,父亲点点头,说不对,当即指正。尤教记住处方上药物的基本知识,切勿乱配乱用。这都是金玉良言。朱守华得如此把手亲炙,自然进步飞快。

那时候没有过多的俗世欲望,更没有名利追求,为医救人为本,心无旁骛,又兼认真刻苦,所以进步极快,数年间就大有所成。父亲对儿子的进步,自然心中暗喜,但从不表扬,以免翘尾,足见其课子有方矣。

1956年,县城成立中医联合诊所,21岁的守华居然当选为首任所长,足见其当时在本县业界已很有影响。

三、学府深造

1958年,在尉氏县卫生界已经小有名气的朱守华,为了深造,他报考了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进入高等学府,开始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

中医玄奥幽深,深深扎根于祖国传统文化之中。涉入新的领域,事业大大开阔,更加认识到祖国医学丰富多彩、浩若烟海,是无穷的文化宝库。在中医学院,他是个勤奋的孩子,如饥似渴、忘我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他暗暗下决心,一定掌握更多更好的中医学知识,将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父亲虽不是教育家,却给了他很好的和踏实的中医学基础教育。他过去学的很多东西,如今都能派上用场。一些同学只知道古医籍的名称,对内容却很陌生。而朱守华却能熟练地背诵《汤头歌诀》,精确地解释《药性赋》,不免使老师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他善动脑筋、用心学习,用孔子的“每事问”要求自己。读《素问•五气篇》他知道“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那是“过劳”,“久卧伤气,久坐伤肉”那是“过逸”,因此得出结论:“过逸或过劳都可使人产生疾病。”

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指出“提契天地,把握阴阳。”阴阳是自然界的规律,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因此“治病必求其本。”要掌握阴阳,才能探求疾病的本质。他认为,我们的祖先已经懂得了辩证法,中医学里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人体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共为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并不断运动着。保护眼睛,爱护牙齿,按摩脚掌,绝不仅仅是局部保健问题,都包含着灌溉全身,补益性命的深刻意义。

本来已经很有实践基础的朱守华,六年的大学生涯,又使他系统地学习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并受到了省内外名宿的亲传。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全身热血沸腾、激情澎湃,跃跃欲试。他也常常思考这样一些命题:为什么华佗能成为名医?为什么当今出不了李时珍……由此,他更加愓厉,深感汲深绠短,虽感充实,并不懈怠,更加倍努力、刻苦学习。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他的中西医30多门课程,除一门良好外,其他均为优秀。在毕业考试中,他以临床考试和毕业论文双优的佳绩获得大学毕业文凭。

他的同学和老师都说: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呀!

四、“神医”天降

一九六四年九月,秋高气爽。风华正茂的朱守华在河南中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安徽工作。此时,安徽省委正在组织一支工作队,开赴砀山县搞农村四清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学习,就开始下队。转眼到了春节,一些队员都回家过年了,领导安排朱守华留守农村阵地。

这春节前后,朱守华所住的生产队突发小儿麻疹,迅速蔓延。当时,四清工作队有条纪律:不准暴漏自己的身份,更没有给群众看病的义务。但是。朱守华是“名医传家”,自然不能坐视病人痛苦。见那么多的患者不得医治,不免心急如焚。面对一户户贫穷痛苦的家庭,望着一双双焦灼期盼的眼睛,出于人道主义,朱守华实在顾不得什么“纪律”和“处分”了,依然给患小儿麻疹的家庭开个单方,让他们用“西河柳”熬汤给孩子喝。真是药到病除,患者喝一个好一个。顿时,一传十,十传百,传的沸沸扬扬,并且非常神奇,硕士四清工作队有个“朱小神仙包治百病”,活活是“神医天降!”等等。于是,个公社、大队的社员纷纷慕名而来。那是农村缺医少药,而病人又很多。一时间,患麻疹的来、患其它疾病的也来,几十里以外的社员拉着平板车来看病,成群结队。

朱守华自然应接不暇,所住的大队卫生所也很配合,立刻安排人员负责挂号。负责挂号的也忙得不亦乐乎,按顺序排队,一下子排满了二十天的日程。工作队一看病人这么多,就把朱守华接到县城里去了。

在县城,也很忙碌。有一天,朱守华在县城澡堂洗澡,其中有认识他的人,当场请他看病,结果,当场求医的越聚越多,澡堂成了拥挤不动的临时医院。求医者实在太多,他看不完,但是走不掉,还是浴池负责人出面,费好大劲才帮他离开现场。

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后来,宿县地委的专员、书记及其家属,包括四清工作队带队的王中副省长,都找他看病。朱守华还未分到医院上班,就成了名医。

五、责任如天

一九六五年,四清运动结束后,朱守华被分配到宿县地区人民医院。他是以为有着高度责任心的医师,给人看病一不马虎,二不敷衍,三不推辞。只要找到他,他就负责到底。因为名气大,去医院报到的当晚,领导就安排他到病房会诊。

在地区医院期间,朱守华有很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救人故事。

一九七五年,濉溪县有个薛西峦患肝炎已经腹水住院治疗,医院催其抬回家准备后事。其家属慕名找到朱守华求医。这要是别的医生,就只推不揽了,因为这是要担风险的。朱医师看了看这位危重病人,求生的欲望非常强烈,很瘦震动。号过脉之后,竟然决定试试。慎重地开了一个处方,安排说:“这副药吃下去,明天早晨如想吃饭,还继续来看,要是不想吃饭就不要来了。”第二天医院卫生员传来消息:“XXX号病人准备送到太平间去,今天早晨却坐在门口喝稀饭哩。”朱守华心中有数,接着给这位患者开了九副药。结果,只吃了八副就痊愈了,薛的全家感激涕零,说:“还剩一副药,俺挂在梁头上留做纪念吧。”

朱守华在宿县地区人民医院二十年间,曾三次参加医疗队到乡下为农民看病。农村,特别是文革时期,缺医少药,情况极差。他善于动脑,经过长期观察,认真分析,总结了农村有三种常见证,他概括为三个字:痛、虫、喘。痛即头痛、关节痛、胃痛、痛经等。虫就是蛔虫。喘包括慢性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等。这些病使许多人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经报请卫生局批准,他编了一本《常见病单验方选编》,其中列入常见病153种,集验方800多个,印刷后发给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医生,很受欢迎。

朱守华受人敬重,不仅因为医术高明,待人和善宽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一天,朱守华当班,面朝里坐,桌子上挂号单一招先后顺序排队,大约有30多个病人。有个青年患者,一进屋,看排队这么多人,勃然大怒,用力把门一关,“咣当”一声,门玻璃震碎了,带来了一阵风,把桌子上的挂号单病例刮的散落一地。一时,秩序大乱,这情景叫谁都生气。但朱守华未发火,他费好大劲安排好秩序,然后重新坐下给大家治病。他说:“我要发火,肯定会吵架,那就没法看病了。我们一声,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病人们都说:朱老的涵养很高。朱老这种涵养,令人敬佩。他这种做法也是对病人高度负责的一种表现!殊不知,宽厚爱人,正是医者本分!

六、德重如山

朱守华医技高明,医德高尚,可谓德艺双馨。这是有口皆碑的。他看病只管救人,不关你事平民百姓还是领导干部一视同仁。只要面对病人,他总是把脉问诊到底,不分心,不转意。就是熟人或者领导来了,他绝不会把病人晾在那儿,和熟人或领导起迎寒暄。老病号都知道,他这人上班有点、下班没有点。他特别照顾乡下路远的患者,他怕乡下人当天回不去,增加开支,给农民添累。总是争取上午看完下午不要再来了。至于自己的下班时间,从来不在考虑至中。所以常常坐诊到下午一两点才吃午饭。

随着病人的增多,经院领导批准,中药房被纳入中药科统一管理,如此一来既提高了服务层次和质量,方便了病人,也加强和提高了中医疗效,科室开展了代煎中药,以及加工中成药……等突出中医药特色的服务项目。原医院中医门诊亦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诚需扩大,经申请批准在宿州市区中心四眼井的地方专门成立宿县地区人民医院附属中医门诊部,并设立内、外、妇、化验、中西药房等科室,统一归属中医科领导,这在全省综合性医院,另辟地方专门设立中医门诊部是少见的。为以后成立市级中医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九八四年,宿州市建立中医院,他首任宿州市中医院院长。此间,有很多为人称道的故事,且说其中一件。

宿州市政府有位吴先生,老婆突然坐骨神经痛,不能站立。丈夫出差,那时还没有手机,无法联系,只好派孩子找朱院长。朱得知后全力营救,天天出诊,并找来针灸科专家配合,每天坚持送医上门。并安排年轻医生用酒精带火按摩,使其病情逐渐康复。不但治愈,而且没有留下后遗症,如此情况尚不多见,吴先生多次十分感激。

朱老还时刻为病人在经济上着想,能花小钱就不花大钱,一般的药能治好,就不开昂贵的药,为患者得省两个就省两个。有的病人主动提出要开进口药,朱老认为不需要,就不给开,这种医德令人钦佩。

朱老医德高尚,人品也高洁,1988年他打了一个辞职报告,要求辞去院长职务。报告打到地委,领导感到不理解,说:“很多人想当这个官,你却打退堂鼓。”他心里想的只是多多锻炼年轻人,只是想坐诊,继承父业,当好医生,为更多患者解除身心痛苦。

七、爱书如命

知识分子把书看作命。有古训为证:壮士饿死不卖剑,秀才饿死不卖书。朱老可谓是爱书如命的典型。他平时舍不得花钱,可买书却大把大把的往外掏。他每次出差,最大的嗜好是买书。他每到一地,所逛的第一个商店是书店。从大城市出差回来,夫人盼捎一件时髦衣衫,孩子企望带点美味食品,这是不可能的,老人家只知道书,从来没有给家庭买东西的习惯。有多少次买书太多,扛不动,又雇车往家搬运。一次去北京,在中医古籍出版社发现新出版的线装本《中医古笈孤本大全》分册数套,且价格昂贵,一般人不可能买。他见此情景,确实欲罢不能,结果四处托人帮忙,花五千多元购得数套,弄得囊空如洗,回家的路费还是向朋友借的。

朱守华藏书丰富,书橱里、柜顶上、桌上、床上、甚至墙角地上都是书,一时难以统计。有些珍贵书籍如《太素心法便览》、《百种内科全书》、《医学集要》、《圣散子方》等线装本很难得到。但先生不是“两脚书橱”,他爱买书也爱看书,小时候学的《汤头歌诀》、《伤寒论》、《金匮要略》和《神农本草经》都多能理解,至今还在研读《圣散子方》。这种线装孤本大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所撰,是深藏秘阁的珍籍。

近年来,朱守华年事渐高,深感记忆不行了,他曾听父亲朱凤阁说过,人生读书有三种境况:“少年如锥钻石,印象特别深刻;中年如锥钻木,痕迹发毛;老年如锥钻水,拔锥无痕”,认定是至理名言。所以,他总是劝年轻人多读书,可以终身受益。他引用古人话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钻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说的是学医论剑,实际是教导我们早读书。朱守华还说:光读书还不能当医生,但不读书是绝对不能当医生的。这句话说得很精辟,它说明实践(临床)和理论(书本)是人类获取医学知识的全部。

八、美国之行

一九九二年朱守华的论文《论治水肿危证的经验》经系统整理之后,发表在安徽中医学院学报上。一九九三年七月第一届国际东方医学学术研讨会在美国纽约举行,他接到来自美国的邀请函,要求介绍诊治水肿危症的经验。

这是朱守华本人的光荣,也是宿县地区的光荣。五十八岁的朱先生首次出国,心情非常激动。一来可以开阔眼界,二来可以获得新知。但是,说道三万元出国经费问题,不免有些麻烦。公费如何呢?朱守华当时任中医院支部书记,可以使用一下权力。但是,他舍不得使用单位公款。问题反映到上级,给一个“宦海无名”的主任医师拨经费赴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前无此例。难道坐失良机?这是名气又一次帮助了他—街道的一家卫生院主动资助三万元,条件是退休后去该院上班坐诊。

在美国,大会开得很实惠、简朴,吃住休息娱乐所有活动都印在时间表上。会议紧张而有秩序,每天散会后,在美国的华人医师,马上就忙着去出诊挣钱,哪有闲工夫与你聊天。会议就是纯粹的学术交流,朱守华解读自己的论文,讲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原规定发言20分钟,结果讲了38分钟,非常认真的大会主持人并没有亮黄牌,因为朱守华讲的出色,会场气氛极好。演讲结束,他受到与会者的热烈鼓掌欢迎。由此,足见朱先生此篇论文有价值,有分量,已经得到高手如林的大会充分肯定。

在会上,朱守华听了看了很多论文,感到并非篇篇精辟,有一些论文水平平平,有些临床的方案还达不到国内的医疗水平。因此,对国医信心更充分。他还从大会得知,当前在美国回归自然的呼声很高,我们的针灸中草药很受欢迎,中医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在美国已形成中医药热。回顾百年来有西医东渐又走向东医西渐的态势,朱守华坚信,古老的东方传统医学必然走向世界。

九、硕果殊荣相映红

一九九二年十月一日,朱守华接到通知:从即日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领取了证书。作为一个主任医师,获得这一荣誉,的确不易。这是他长期辛苦劳动的结果;这是他医技高超,能够妙手回春的结果;难怪多年来,在他的诊室门前总是排着“长龙”,一句话,朱守华是真干实干的标兵。

一般说医药教育家、研究员不一定会看病,直接与病人打交道的是医生。医生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医生必须会看病,且有较高的疗效,这是医生合格与否的标尺。这一点,朱守华当之无愧。朱守华是学科带头人,他费尽心力组建成了宿县地区首家中医医院,他离职举办了宿县地区五期“西学中”培训班,历时五年之久,培养了两百多名“西学中”医务人员,还经常组织中医学术研讨会,并评为科技先进代表,多次参加省地科技先代会。真是硕果累累!

1994年从单位退下来,不仅无限感慨,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自觉问心无愧,没有虚度年华:他治疗了数以万计的病人,他这一生虽不是轰轰烈烈的一生,但起码是忙忙碌碌的一生,他不知道什么事休息,他只知道看病、看病,在没有病人的岗位上呆一天他会感到恐慌、无聊和失职。

如今,他的雄心未泯,仍然思念当年在工作岗位上的辉煌经历,他有点怀旧,这是人之常情。我们在整理朱老医案时发现朱老两首诗稿,现抄写于下:

一、 丙戊年游洛阳乐天墓有感

幼宿别业符离东,昼賦夜賦久成名。

官至书郞他乡去,一诗惊动长安城。

二、宿州行医感怀

幼承庭训岐黄攻,杏林橘井未显名。

岁月飞驰人易老,虚度光阴皖宿城。

他说,白居易能写下那么多的好诗文,是因为他年幼时“昼课赋,夜课书,不遑寝息,以至口舌成疮,手肘成胝”的苦读生涯,所以他官至校书郎,周游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无数佳作,传诵万代!朱守华谦虚地认为,与白乐天相比较,自己少壮不努力,无所作为,身老宿州,感到遗憾内疚。

我们说老人不必遗憾,你把你的青春年华贡献给祖国人民,你把你治病如神的医技医德贡献给患者,你挽救了无数濒危的病人,使他们起死回生,就这一点,你虽非白乐天,却是“白求恩”式的好医生。

在全文即将结束之前,为了对朱老有个全面的认识,特作如下简介:朱守华,男,1935年8月生于河南省尉氏县新庄村,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家训。196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著名中医内科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理事、省肝脾病学会委员,宿州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安徽省首届名中医、宿州市中医院首任院长,现为名誉院长,曾被邀赴美国参加首届东方医学研讨会。一句话,朱老从事中医工作60年,擅长治疗内科各种疑难杂症,在社会上有崇高的声誉,是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