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典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杏林典故 > 正文

奇特的蛤蚧

2024-07-18 21:31 |  | 


       蛤蚧载于《开宝本草》,云:“蛤蚧生岭南山谷及城墙或大树间,身长四五寸,尾与身等,形如大守官,最护惜其尾,或见人欲取之,多自啮断其尾,人即不取之。” 可见它是从属于壁虎科的动物,且是一味珍贵的药材。

       蛤蚧由于稀有的产量和奇特的功效,其民间的传说颇为奇特。约在西汉时期,人们开始关注蛤蚧是什么,《方言》中记载:“桂林之中,守宫大而能鸣者,俗谓之蛤蚧。”李时珍也称“蛤蚧因声而名”。据说此物常自报其名,雄性叫声“咯咯”为蛤,雌性叫声“唧唧”名蚧,求偶期传来隐喻“哥哥姐姐”般的窃窃私语。再有蛤蚧夜居榕树、石岩,一夫一妻,上呼下应,形影相随,往往捉一获二,虽被捉到死也不分开,因此民间百姓中有传说,蛤蚧鸣叫,是在对唱恋歌,夫唱妇随,情真意切,十分恩爱。还有传说蛤蚧为龙的儿子。经传龙生九种,蛤蚧也居其中之一,其余名为龙、吊、蛟、堆、鱿鲤、石龙子、守宫龙、盐龙。

       蛤蚧捕捉与炮制奇特,有三种常见的方法。一是光照:晚间乘蛤蚧外出觅食时,用较强的灯光照射,蛤蚧见强光则立即不动,便可捕获。二是引触:用小竹竿一端扎上头发,伸向石缝或树洞中引触,蛤蚧遇发咬住不放,即迅速拉出,捕入笼中。三是针刺:在竹竿上扎铁针,乘蛤蚧夜出时刺之。蛤蚧捕得后,用锤击毙,剖腹取出内脏,用干布抹干,再以竹片将其四肢、头、腹撑开,并用白纸将尾固定于竹片上,以防脱落,然后用微火焙干。常炮制为蛤蚧干,酥蛤蚧和酒蛤蚧。

       蛤蚧入药奇特,入药时首先是雌雄一起入药,单只蛤蚧入药效果没有一对入药效果好,且蛤蚧终身一夫一妻制,一旦婚配便相依为命,一方遇害,另一方便悲伤委顿,绝食自毙。其次,第二不能断尾。“药力在尾,尾不全者不效”,有无尾者拣去不用的说法。最后,药用时多去除头足。“药力在尾,而头足有毒,故用之者必尾全而去其头足。”明朝初时人们常常以稿草将成对的蛤蚧紧紧缠绕,蒸晒后穿链在一起作为房事中用药,借以“盛情补得情盛”,可见蛤蚧的功效与作用在古代已经被肯定。常有“情同鸳鸯,功似参茸”的说法。

       蛤蚧归肺经,肾经,可补肺益肾,定喘止嗽,治虚劳,肺痿,喘嗽,咯血,消渴,阳痿等。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阳痿,无精子症,慢性支气管炎等,总有效率达80%以上。常见食疗方有:蛤蚧红参散,蛤蚧虫草散,回春蛤蚧酒等,都有着非比寻常的功效。(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