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有一个黄痨病人(黄疸),面色姜黄,眼睛凹陷,瘦似刀螂,一步一哼地找到华佗说:“先生,请你给我治治病吧。”华佗见病人得的是黄痨病,皱着眉摇了摇头说:“眼下医生们还没有找到治疗黄痨病的办法,我对这病也是无能为力呀!
半年后,华佗又碰见那人。谁想这个病人不但没死,反倒变得身体强壮,满面红润了。华佗大吃一惊,急忙问道:“你这病是哪位医生治好的?快告诉我,让我跟他学学去。”那人回答道:“我没请医生看,病是自己好的。”华佗不信:“哪有这种事!你准是吃了什么药了吧?”“药也没有吃过。”“这就怪了。”“哦,因为春荒没粮,我吃过多日野草。”“这就对了!草就是药,你吃了多少天?”“一个多月”“吃的什么草啊?”。他们走到山坡上,那人指着一片绿茵茵的野草说“就是这个”。华佗一看是青蒿,便采了一些,给其他黄痨病人试服,但试了几次,均无效果。华佗又问那人,吃的是几月的蒿,病人说是三月的。华佗醒悟到,春三月百草发芽,也许三月蒿子有药力。
第二年春天,华佗又采了许多三月的青蒿,给黄痨病人服用,果然吃一个好一个,但过了三月青蒿又没有功效了。为摸清青蒿的药性,第三年,华佗把根、茎、叶分类试验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病,并取名“茵陈”。这就是“华佗三试青蒿草”的传说。他还编歌供后人借鉴:“三月茵陈四月蒿,传给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知识衔接
中医认为,茵陈味苦、性平、微寒。入脾、胃胆经。功效,清热利湿,解毒疗疮,退黄疸。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
药物配伍:配栀子,清热利湿退黄,治疗湿热黄疸;配附子,温阳利湿退黄,主治寒湿内阻之阴黄;配大黄,治黄疸初期;配白藓皮,治疗病人皮肤金色,不多语言,四肢无力,好眠卧,口吐黏液;配车前子,清热利湿,通利小便;配厚朴、滑石,清湿热,利胆、宽中下气,化浊气消疸利尿泄火。
《伤寒论》以茵陈18克,栀子9克,大黄9克组成的茵陈蒿汤,本方以茵陈为主药,清热利肝胆;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大黄荡涤肠胃瘀热。三药均味苦性寒,清热利湿,使湿从二便排泄,故为肝胆湿热的常用方剂。也是治疗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的效方。常用量为9~15克。(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3月19日 博恩 山东省平阴县人民医院)